生活中與人溝通時或多或少會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合的時候,如果您試圖溝通時,對方卻堅持己見,該怎麼辦?更不要說是職場上與同事溝通時,若是意見不合很可能團隊氣氛會變差,就此影響企業的營運。
「時常在職場預見的衝突,就是”堅持己見”、”不願溝通”,想要改變停滯的溝通狀,就需要先辨別對方在”反對什麼?”」
– 鄭雲龍 老師
有效的溝通技巧之一「先去了解反對什麼?」
爭論的雙方各有目的,也因為這個目的不一致,將導致倆人關係變差。而當您願意主動去做溝通時,發現另一方永遠是反對黨,不僅不願意溝通,且堅持反對意見;這時建議去辨別對方「反對什麼」是很重要的,它是改變雙方停滯的溝通狀態的關鍵。
以下3點是在人際溝通時,對方可能反對的常見原因,提供參考:
一、反對談論的議題
有時候對方的反對是反對討論的項目,基本上溝通是有一個目的性,或者有明確的訊息期待去完成、交流,因此才會主動去做溝通。基於這個理由,對方會因為反對某個議題、某件事,所以才會站在反對立場,不願意溝通與交流。
二、反對溝通對象
如果不是反對議題,那麼可能是出於對方個人對於溝通對象的成見。換言之,持反對意見、不願溝通是針對人,不是對議題本身。一旦兩人的關係有隔閡,導致對方私心不喜歡我們,他們就會刻意站在反對方,變成一位堅定的反對者。
三、個人立場十分堅定
當對方對於自己的立場十分堅定時,那麼他的立場是不輕易被動搖的,認為事情不需要討論,只堅持站在己方。因此,若我們只堅持自己的立場,對方也堅持他的個人立場,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欠缺化解彼此僵持不下的方法,自然會使得溝通停滯。
溝通上先了解反對的原因,再深入去探討問題
基於上述種種原因,當我們碰到對方堅持反對的時候,在溝通當中便不能再直接往下談,也不要動怒,而是先去理解對方反對的理由是什麼?堅持的是什麼?
因為每個人堅持反對的原因不同,究竟是對議題、對人,還是對個人立場的堅持?如果我們沒有採取深入理解對方的行動,解決他們反對的理由,溝通過程將會是徒勞無功、白費唇舌,無法突破停滯不前的障礙。
當我們理解了對方反對的原因後,首先我們要允許(同意)對方做自己,接著再表達我們的意見。因為是帶著善意去傾聽對方的心聲,我們會好奇、探索地深入瞭解對方堅持的理由;由於善意展現了高親和力,因此較容易使得對方立場動搖。
先表示了尊重,對方自然也會慢慢地尊重我們。我們願意跨出一步去看對方為何堅持他的立場,同時也邀請對方跨出一步走到我們的位置看看我們所堅持的立場,如此一來,可以使得僵持的溝通鬆動、化解。
文/鄭雲龍
.典傳智慧知識工作有限公司/執行長
.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
.中華華人講師聯盟第十屆理事長
.2014年中國培訓我是好講師大賽,榮獲最高榮譽『中國前30強』頭銜
.受邀演說場次超過3000場
.YouTube頻道3000萬點閱次數
.健康2.0等媒體特邀健康專家
—
順利的完成每一場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