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破解人際關係與溝通上,常與人難溝通的三大原因

在生活中,您有跟某些人無法溝通的感覺嗎?在職場上發現自己跟有些同事、主管不容易溝通,時常意見不合,但工作上卻必須溝通;甚至於家庭、朋友之間,與有些人可以好好溝通,但與有些人溝通容易引發爭執、誤解。

我們普遍認為難溝通是因為對象是不對的人,若想溝通就只能跟對的人;但其實從另種觀點來看-「沒有不對的人,只有不對的溝通方式。」

– 鄭雲龍 老師

人際溝通上容易造成誤解的原因

在人際溝通上,最常發生以下三種與他人難溝通的原因,提供參考:

一、情緒不到位

如果我們跟對方之間沒有親和力,在溝通時對方的臉色不是很好,這時我們的情緒可能會受影響,直接進入到防禦或攻擊的位置,產生敵對的情緒。然而敵對情緒可能不是我們主動造成的,是對方先有那個情緒,我們再呼應了那個情緒,以致我們也處於敵對、抗拒的狀態,這叫做「情緒不到位」,雙方之間沒有一人願意先來到可以溝通的位置。

一旦雙方溝通情緒不到位,倆人就會進行一種對抗的狀態,這時任何溝通都是無效的。因此建議把情緒再拉高一點,來到保守、謙虛、嚴謹、誠懇的情緒,接著表情、肢體、聲音語調必須很到位的在上述情緒上,如此一來我們才有辦法和對方溝通。

二、用了太多的「為什麼」

在跟他人溝通一件事時,我們可能會說:「這件事明明是你負責的,為什麼會讓事情發生到這樣的局面?」像這種表達方式其實是一種指責與批判,因此「為什麼」這字詞須小心謹慎使用。再舉例來說,「你為什麼會遲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若用這種方式和對方溝通,大部分容易得到防禦的答覆。這時建議試著調整為「最近我有觀察到你較常遲到,表現可能不如以往預期,我是否可以瞭解你的狀況呢?」這種表達方式可以較增加對方想溝通的意願。

三、溝通時帶有定見

舉例來說,如果認為一個案子無法順利完成是因為人手不足,這就是「定見」,因為沒有帶著探索、好奇的方式去溝通這件事,往往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還有,在交換名片時,有的人發現對方是講師身份,並沒有探詢是專業於哪方面的講師,就帶有定見地問是賣什麼產品,這當下必定會令對方感到不舒服,因為他只認定講師是做銷售的,如此一來雙方對談是帶有隔閡的。

其他造成與人溝通上誤解的主因

其實,跟他人溝通會不潤滑,不只是上述三種原因,事實上自我內在的心態與出發點會決定了我們跟別人溝通是否容易或隔閡。

一. 沒有開放心胸去聆聽

我們在聆聽時,是聆聽共同點、差異之處或對錯?有的人習慣聆聽對錯,找出他人的缺失;有的人則是願意接受差異,也有人內在害怕差異。如果我們在聆聽時心態有所限制,設定框架,那麼就只能與價值觀接近的人好溝通,不接近的人難以溝通,因此聆聽時需要開放心態。

二. 中立客觀 v.s. 封閉不客觀

這兩種溝通心態迥異,當兩方溝通心態有衝突,必然會有一方覺得另一方難以談話;相反地,若各自與溝通心態相近的人聊,過程會是愉快的。在職場上,有一種人很會做事情但討厭溝通,這是封閉不客觀心態;另一種人雖然不見得做事完美,但很能溝通且與同事關係良好,這是中立客觀心態。然而職場上最容易被提拔者正是結合這兩種人的優點,會做事又會溝通,因為工作上必須要有對人對事都良好的能力。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先不考慮對方對於溝通的內心想法,先考慮自己如何打開盲點,了解自己的溝通位置、情緒、心態,如此一來會讓溝通更開放喔!

 

文/鄭雲龍
.典傳智慧知識工作有限公司/執行長
.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
.中華華人講師聯盟第十屆理事長
.2014年中國培訓我是好講師大賽,榮獲最高榮譽『中國前30強』頭銜
.受邀演說場次超過3000場
.YouTube頻道3000萬點閱次數
.健康2.0等媒體特邀健康專家

推薦課程:

(1)卓越領導者的溝通心法:https://swicoach.com/sleadcom/

(2)邏輯表達工坊:https://swicoach.com/logic/

(3)個人教練諮詢:https://swicoach.com/course/

典傳智慧YT頻道影片:

(1)七分鐘完美化解職場衝突∣教練林惠蘭:https://youtu.be/8uarJlAL92M

(2)親和力影響溝通!你的親和力夠嗎?:https://youtu.be/7SWEPU_LLTg

(3)做自己的職場情緒教練:https://youtu.be/BIGeSYlVYzg

加入官方LINE好友:

掌握最新資訊、不會錯過每月一場的免費高含金量直播內容、一對一問答關懷互動!

(1)典傳智慧:https://lin.ee/1Cww7P8

(2)教練林惠蘭.自我覺察學習圈:https://lin.ee/w1V8B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