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語言表達不只是靠嘴巴說出來,說話態度更是決定表達的成功程度!

為什麼要學習「語言表達」呢?

因為人際互動關係中直接展現的就是語言表達力,也是在職場工作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在表達過程中,不僅在語言本身,更關鍵的是抱持著什麼「態度」進行溝通?態度對了,事情就會很順利;如果態度不對,溝通白費!

語言表達的態度不對,溝通肯定白費!

曾經有次我收到授課的邀請,對方一開口是這樣說的:

對方:「我在網路上搜尋到你,你有空來為我們單位上課嗎?你要收多少費用?……」完全沒有提到邀課單位,也沒有表明身份。

我回應對方:「首先感謝您的來電,請問貴單位是?怎麼稱呼您呢?」

對方不回應我的提問,直接回答:「你們企業講師的收費是多少?一定很貴吧!我們屬於政府單位,沒有辦法給很多的費用,你的費用如果可以接受公定講師費,我們再考慮要不要找你來上課。」

像這樣的邀約,對於我們授課者來說,最想要知道的是,該參與課程的對象是?課程需求是什麼?希望上完課後得到最終成果是?我是否能提供邀課單位所希望的服務?……?這些才是我所在乎與關心的問題,講師費用反倒是其次,然而對方一直聚焦在「能不能接受低價的講師費」,如果我不能接受,似乎就不願意談需求的內容。直到那次對話結束,我仍不知對方的所屬單位與稱謂,只感受到用語的直接與不禮貌,……。

而當下只好謝謝對方的聯繫,並且禮貌的拒絕了這次課程的邀請。

我猜想對方可能有邀請其他企業講師但被拒絕的經驗,可能覺得說的再多,如果費用不同意也是白講,因此抱持著一種較為防衛的態度。然而,如果一直抱持這樣的態度與他人溝通,彼此之間對問題的認知與距離是很遙遠的。

其實包含我自己以及我所認識的很多優秀的講師們,都經常接到政府單位、學校以及公益團體的邀請,只要是課題、內容對學員有幫助、有價值,我們都非常樂意分享的。

善於表達者明白語言表達力,不僅指語言本身,表達的態度同等重要。

例如,在上述的案例當中,如果邀約者能夠先表達,因所屬單位有課程預算的考量與限制,但又希望能夠給同仁們在學習上有所收穫,因此請問老師是否能提供專長,並在合作上給予特別幫助?後續可再說明學習者的背景,以及為什麼需要此項的專業等……。

溝通是雙向而非單向性,需在良好的溝通氛圍與態度中,了解彼此的立場與期待,才能充分交流達到共識的目標。

(推薦閱讀 → 被誤解、不受重視,原來是缺乏「邏輯表達」!

文/林惠蘭
.SWI典傳智慧知識工作有限公司 / 教育長
.國際教練總會(ICF)認證專業教練

從畏懼開口到結構分明、邏輯清晰的表達

推薦課程:

(1)卓越領導者的溝通心法:https://swicoach.com/sleadcom/

(2)邏輯表達工坊:https://swicoach.com/logic/

(3)個人教練諮詢:https://swicoach.com/course/

典傳智慧YT頻道影片:

(1)七分鐘完美化解職場衝突∣教練林惠蘭:https://youtu.be/8uarJlAL92M

(2)親和力影響溝通!你的親和力夠嗎?:https://youtu.be/7SWEPU_LLTg

(3)做自己的職場情緒教練:https://youtu.be/BIGeSYlVYzg

加入官方LINE好友:

掌握最新資訊、不會錯過每月一場的免費高含金量直播內容、一對一問答關懷互動!

(1)典傳智慧:https://lin.ee/1Cww7P8

(2)教練林惠蘭.自我覺察學習圈:https://lin.ee/w1V8B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