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公眾演講是在與台下「表達」還是「溝通」?其實兩者都是!

擔任教授「講師技能培訓」講師多年,我常在第一堂課請教學員們,演講究竟是溝通還是表達呢?同學們在這個問題上意見與看法常是分歧的,有些學員認為演講是表達,是要闡述某些資訊給目標對象知道;而有些學員則認為演講是溝通,是台上講者對目標對象傳遞某些訊息,那你覺得呢?

教育部對於「溝通」與「表達」的解釋

若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對溝通與表達字詞的解釋來定義,

「溝通」是彼此間意見的交流,或訊息的傳遞。

「表達」則是將心中的思想藉語文或行為的方式傳遞給別人知道,或傳遞訊息。

二者之間很清楚的可以瞭解最關鍵的差異處,即在於彼此雙方或是單向傳遞。

演講究竟應屬於溝通還是表達呢?

演講表面看來是運用表達的形式,但我們常常忽略在這個形式背後,演說者不能只考慮自己想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還需考量接受者(聽眾)的理解與接受度,因此在演講中教學者會採用適當的教學法或互動的方式以確認聽眾的吸收與理解。

我常說一位好的演說者一定是位溝通的高手,因為,演說者不僅要講授知識、思想等內容;還要應用語言、動作等不同的方式;以聲音語調的變化傳達情緒,還要運用教學法幫助學習者有效學習。所有的安排都為了確認與聽眾「彼此間意見的交流,或訊息的傳遞。」

因此,我認為溝通與表達兩者都是演講表現,是採表達的形式,也是高度溝通的展現。

 

(推薦閱讀 → 我是在溝通?還是表達呢?

 

文/林惠蘭 教練
.SWI典傳智慧知識工作有限公司 / 教育長
.國際教練總會(ICF)認證專業教練

典傳推薦課程:

(1)你也有公眾表達的DNA:https://swicoach.com/ops/

(2)公眾表達實務研習班:https://swicoach.com/pspeaking/

典傳智慧YT頻道影片:

(1)【口語表達】如何清晰且輕鬆的說出每一個字:http://bit.ly/2MH3fuC

(2)如何提升好感度?:https://youtu.be/fGVbhZlAuUs

加入官方LINE好友:

掌握最新資訊、不會錯過每月一場的免費高含金量直播內容、一對一問答關懷互動!

(1)典傳智慧:https://lin.ee/1Cww7P8

(2)教練林惠蘭.自我覺察學習圈:https://lin.ee/w1V8B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