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講師如何吸引聽眾注意力 – 談「現場主導」】

 

講師如何吸引聽眾注意力
談「現場主導」

你是否曾經看過,有個人拿著麥克風在引導大家就座時,卻發現都沒有人在動?
或是這個人在演講的時候,他的影響力只有到前面三排的聽眾,後面幾排的人對演講者根本沒有帶著很大的注意力,甚至有些人是趴在桌上睡覺的…

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很可能跟場地有關、跟人數有關,但其實最大的關鍵是在於,這個講師能不能在一個空間裡擁有很好的「控場力」?不管聽眾的人數是多少,少到50個人,多到500人,甚至於5000個人,你能不能掌有很好的「控場力」?在講師的專業領域裡,我們很在乎一位講師能不能「制定自己的控制區域」?你有沒有發揮很好的影響力在這個空間裡面?

一位擁有良好控場力的講師,他通常一定會有一些做法,能夠把這個空間區域變成是他在主導的,在這裡我將結合我的專業與親身經驗與你分享「講師的控制區域與控場力」。

我曾經到某家企業演講過很多次,那是一間做國際代工的工廠,他們的員工生活非常有紀律,比如某次我正走在路上時,有位工作同仁就突然這麼跟我說:「鄭老師,你超過那條線了!」經過瞭解後,我才知道原來是那條線以內是車子走的,所以他們必須走在線以外。而這裡的人們大多是比較被動地要求學習知識,因此這家企業所安排的演講也不見得都是員工們喜歡的主題,只是老闆認為,這些是你們該上的課程!

然而,對我而言比較困難的情況是,這家企業所舉辦的演講,場地是在員工的餐廳裡。他們每次聽講的人數大約是500人,一次演講結束後,換下一批的人進來都能夠在十分鐘內完成交替,秩序非常的好。但是我卻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在我抵達這個場地的時候,我試著從最後一個人的位置看向我演講時所站的位置,我發現我只能看到我的一顆小頭,甚至只能看到我的額頭,我可以想像自己在演講的時候人山人海的感覺跟畫面,與這位坐在最後一個位置的人所會有的情況…

 

面對挑戰的行動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意識到了一點,我的影響力可能到不了聽眾的最尾端,加上現場麥克風的音質又因餐廳環境而有回音的狀況,考慮到我的意圖能不能傳遞,我想我必須做出幾個行動…

第一個行動,我先跟主辦單位協調好:「到時候我必須站在餐桌上面講課。」為什麼我要這麼做呢?因為當我的眼睛無法交流到每一個人的時候,甚至坐在最後面的那個人我沒辦法和他交流到的時候,就代表我對他們不會有影響力。而另一個考量是,在他們的視線裡,若我的身體面積越大,對他們而言感受才會越深刻。反之,如果我整個呈現的肢體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個小點,這時候我對他們是沒有影響力的。因此第一點我會先跟他們溝通好,我會上台(站到桌子上),甚至我演講的時候需要坐椅子,我也會將椅子拿上台坐。


第二個行動,我請他們的主持人在介紹我出場之前,跟大家要求:「覺得累或是想打瞌睡的人可以出去外面走走,老師特別允許。」為什麼我要這麼做呢?因為我不希望他們有一個人趴在桌上睡,第二個、第三個人…接著就會趴成一片,當然我可以理解他們並不是很習慣聽演講,所以我也能預期接下來的演講,他們跟我的互動可能是冷漠的。

 

制定我的控制區域:下錨點
第三個行動,也就是本文的重點,這是我奉勸每一位演說者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制定你的控制區域」!如果你沒有制定你的控制區域,你就無法擁有良好的控場力,那待會的演講就會很慘,搞不好底下的聽眾都沒有反應,或是後面大半的人都睡成一片。因此,在聽眾們還沒有進場之前,我要做的第三個動作就是「制定我的控制區域」。

我會先站在最遠的後方,想像我演講時所站在的位置,想像我有多渺小,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我,往後我就能夠更加體會他們的心情。再回到主要我將和大家說話的地方,我試著站在這個位置去感受,站到桌子上去看、去想像聽眾們在台下的樣子,接著我要選定一個點,並且盡可能的不被柱子檔到,而這個點就是「我的定位點」這是我決定要這裡展現出自己和大家說話的位置,包含開場、包含我要講重點的時候,我都要回到這個位置上。

接下來我要開始在這個空間裡建立我的控制區域,首先,我想像我站在這裡看著所有的聽眾,我要在我的右前方最遠的那個位置下一個錨點。

※ 錨點:就像我們坐在一艘船上,把一個錨放入海中,這個船就會固定在這個位置,如果沒有那個錨,我們就會被水流帶走。

並不是說我所站在的定位點就是錨點,而是我要有意圖地投射出在我右前方最遠的一個點,而那個點就叫錨點1,在我的左前方再投射出最遠的一個點,叫錨點2,在我右後方投射出最遠的一個點,叫錨點3,在我左後方再下一個錨點,叫錨點4,所以總共有四個錨點。這四個錨點跟我所在的位置當中就有一個無形意圖投射線,藉由這幾條線將我牢牢的定位在中間。因此,定位點不是我說要定就能夠定的,而是我要先有四個錨點定在彼端,加上我有意圖的投射出四條線,讓我能夠站在一個點(定位點)上,此時我就會有一種穩定、安全的感覺。

※ 意圖:一種渴望某事的慾望,一種想實現某事的想法。

一位講師到了一個空間裡之所以會感到不安全,就是因為他沒有下好這四個錨點!當我下了這四個錨點,連了四條線,在這當中所有的空間,就會是「我的控制區域」,這時我會覺得我是控制所有的,整個空間都是我在控制,因此下好這四個錨點,對講師的心理準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在開場的時候,我會跟聽眾們做好問候,問候的同時我便開始讓自己去練習,練習讓自己的注意力去照顧到每一個人,練習讓我的意圖延伸到最遠方的聽眾,不容許自己的視線範圍內有死角,在我的視線裡沒有看不到的點,即便我看不到(因為我的視力可能不夠好或是看不到最遠的地方),我也會讓我的意圖都傳達到每一位聽眾身上,因為我要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最大的收穫!所以只要我該上桌時,我就上桌。在這場演講裡,他們是一群辛勤、純樸又可愛的人們,平常也很少看到老師會站在台上,加上我的意圖他們都能夠感受得到,我的控場力他們也能夠感受到,這就是一場非常棒的演講!

 

結論
當一位講師來到一個新的環境裡,他的感受是陌生的。人只要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是會缺乏安全感,因此在演講開始之前,第一,你可以先從很遠的地方來看自己到時候會站的位置,先把這個空間繞一圈,你身體就可以感受到一種安全感。第二,以你站立的位置為中心,在這個空間的四週放錨點,這樣的意圖投射就彷彿是你在做宣示,這就是你的地盤!此時你的意念的投射就會告訴自己,你,就是這個區域的控制中心!錨點跟講師之間的空間,就是你的控制區域!在這個區域裡,你的意圖就能夠自然投射。

當然,到了真正演講的時候,你會發現聽眾們所在的位置會變成一種隊形,可能是一種放射狀的扇形,也有可能像我們以前帶團康的U字型、馬蹄形,但不管它的隊形是如何呈現,只要你制定好你的控制區域,包括你的後背都有下了錨點,在這樣的概念下,你就能夠針對他們的隊形做意圖的投射,你可以用眼神去掃描這個區域。

反之,你若是沒有下錨點,你的意圖可能就是散渙的。當我的意圖可以到達最遠的那個錨點時,也就代表那個最遠的錨點跟我之間,我可以自然地去投射我的意圖。因此,我的意圖只要能夠投射過去就代表「我有在控制」!而意圖若沒有投射過去,就是這個區域不受控制。

所以下錨點其實就是在做控制,希望大家在演講之前都能夠先找好你的定位位置。找到定位之後,再從這個空間的遠方來看看你的定位,接著回到講師主要講課的定位中下這四個錨點,然後把自己牢牢的定在那個定位點上,這四個錨點跟你之間就會變成你的控制區域,你的意圖可以自由地投射。最後,再將你的注意力放在每一位聽眾身上(而不是只注意前排的人或注意一小部分的人),這樣就能夠讓你的演說有很好的控場力!

 

文/鄭雲龍
.典傳智慧知識工作有限公司/執行長
.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
.中華華人講師聯盟第十屆理事長
.2014年中國培訓我是好講師大賽,榮獲最高榮譽『中國前30強』頭銜
.受邀演說場次超過3000場
.YouTube頻道3000萬點閱次數
.健康2.0等媒體特邀健康專家

♣ 藉「大眾溝通」提高你的影響力!
歡迎參與學習 ↓
公眾表達實務研習班(三日班):https://swicoach.com/pspe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