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的身體語言(上篇)
自信表達的關鍵
很多人在上台之前都會覺得緊張,關於這件事,你必須先搞懂「權力」與「控制」這兩個字。
你喜歡「控制」嗎?你喜歡「權力」嗎?
每一次當我這麼問大家時,就會發現,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兩個字是不太喜歡的。
不喜歡的原因,不外乎我們都不喜歡被他人控制。
比如在念書的時候,班級裡會有些擁有權力的人,他們在使用他們的權力時會帶給我們不好的感覺,因此,當我們被不好的權力所控制的情況下,對於控制和權力就不會有親和力。
「權力」與「控制」是中性的
身為一位講師,若對於「權力」與「控制」這兩個字持有偏見,是無法做好一場演講的。
因為「權力」與「控制」其實都是中性的。舉個例子,塔臺的存在是為了控制飛機的起降,如果塔臺沒有控制的權力、沒有控制的作用,飛機就會亂飛亂撞。又如紅綠燈,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控制街頭的安全,如果紅綠燈沒了控制的功能,街頭的秩序就會變得亂七八糟。
有好的控制、好的權力,也有不好的控制、不好的權力。
「控制」這個字是中性的,「權力」這個字也是中性的,我們必須對這兩個字重新定義。
這兩個字對講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關於「控制」。正因為你是講師,只要你拿著麥克風,在這個演講場裡所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包含時間、空間、質量、能量、氛圍,都是由你(講師)來控制!
第二,關於「權力」。為什會我們無法做好一場演講呢?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原因在於——你的「個人權力感」消失了,以致於你無法擁有很好的控制。
在我的講師生涯當中,也有幾次經驗讓我一度慌了手腳,如果我們對事情沒有好的控制,那一定是很糟糕。因此,在這裡我要和各位分享兩個親身經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讓自己更有權力感」與「擁有更好的控制」。
壓抑的演講
第一個經驗,大約發生在十年前,在一所私立學校的親職講座,對我而言是一次很重要的考驗!事情是這樣發生的,當天我抵達了學校,與校長見了面,校長直接地說:「喔,好,老師,請坐。」在校長室裡,他不帶有親和力,反而是有些隱藏敵意的態度與我問候。他招呼我喝茶,沒有關心我從哪裡來,也沒有關心我要講的內容與主題,便直言地跟我說:「待會,我們帶你到演講現場,你看一下還有什麼需要的。但是,鄭老師我跟你講喔!如果待會上課的時候,只要你有賣東西,我就會馬上把你趕下來!」…
其實那一刻,我的感受是非常不舒服的,因為他先假設了我會銷售東西,並用一種較不尊重的口吻與敵對的態度和我說話,當下我很想直接回覆他:「如果是這樣子,我現在就可以不用講!如果你擔心的話。」不過我還是繼續保持應有的禮貌,但我的情緒確實受到很大的影響…
就在校長帶著我前往演講會場的途中,我跟他的距離其實是很遠的,而且我非常非常地不想講那場演講,因為他是如此不禮貌的對待我,甚至我一直在想要如何開口拒絕這場演講……但是一到了演講會場,我看見聽眾陸續進場,也看見了一些媽媽很期待這場親職的健康講座,我才忍下自己的心情進入這場演講。實際上,當時我的演講熱忱跟愉悅是完全消失的,直到演講過後,我還是有點忿忿不平,即便在演講結束時,家長們也都非常熱情對待我,但離開之後我的心裡還是非常的不舒服。
這件事的背景是在於當時有一些文化公司,他們的獲利來源,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講師演講之後所延伸銷售的影音作品或書籍,另外也因為某些學校或演講單位給予的講師費用是偏低的,以致於講師與安排演講的單位都沒有足夠的利潤。也就是說,公司的生存完全只能依靠後續這些產品的銷售。
而當時可能是上一場在這所學校演講的講師,他的演講內容可能不具有太多的含金量,反而是從頭到尾都在銷售(這樣的情形在業界也很常見),加上那位校長是帶著主觀的偏見來評斷我這個人,但我當天並沒有帶著作品要去銷售,所以我的心理是非常受傷的。
事實上,當天的演講,我的表現是有點失常的…不過因為本身的專業內容還充裕,所以還是能夠順利完成這場演講,但這卻不是一百分的演講。這個經驗顯示了,當初因為有一個對我而言他是帶有敵意、甚至是壓抑我的人,讓我無法擁有很自在的自信,所以我那次的表現並不好。
冒牌者的我
第二個經驗,是在大陸演講的時候,那是一個直銷體系的演講邀約,演講的內容與業務行銷的主題相關。然而,在我演講的前後都有其他講師演講,又剛好這些講師都是大陸在銷售方面非常知名且優秀的老師,但我本身在行銷及銷售上並不是最擅長的(我最擅長的主題還是脊椎保健),不過因為我已經接受了這個挑戰,就一定要好好的完成這場演說!
其實我本身並不是一個容易緊張的人,但在那個時候,上場演說之前我的緊張程度卻是前所未見的,緊張的原因也是來自於我的前後場都是一位演說能力很強的講師,他們的態度又是那麼令人敬佩!加上其他人對我的期待是很高的,所以在那時候我會有一種「我好像是冒牌者」的感覺,覺得自己其實沒有那麼的優秀,我擔心我被他們發現我其實沒有那麼好。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冒牌者症候群」的現象,我也是後來才知道這個概念的。
還好,那時候的我已經比較有經驗了,我還是會跑到樓梯間裡去反覆的練習,用正向、肯定的語言反覆地練習,練習從頭到開場為止的這一段,想像自己延伸的站姿,用大動作的手勢跟一些問候的演練,最後這場演講我也得到了滿堂彩!
面臨挑戰的方法 -「展現最佳狀態」
上述的這些經驗,都是在我的講師生涯當中遇過的重大挑戰之一。
如果我沒有找到一個空檔的時刻,讓自己靜心下來在一個空間裡去運用我的身體語言(讓我自己更加穩定),我可能會緊張到非常失常。有了這些經驗,我必須提醒身為講師的人,除了在你的講師生涯當中,在面對其他生活面相時你也還會遇到更多的壓力來源。
比如,我也曾經在軍系或警察系統的單位演講,當時,這些聽演講的人是不太高興的,因為他們是被強迫來聽課的。一位教官和我敬禮後,「起立!立正!敬禮!」他指揮著全班向我敬禮。就在他要下台前,他又轉頭和全班說:「待會上課不要打瞌睡!好不容易請到鄭老師,大家專心聽講!」教官的語氣非常嚴厲。他一下台後,所有的警察先生都用敵對的眼神看著我,其實他們僅是將內部的壓力轉嫁到我身上,在類似的情況下,講師該如何自在又有自信的揮灑呢?
談到這裡,也正是本次我要與各位分享的重點——面臨生命的重要時刻,我們該如何展現講師的最佳狀態呢?
※ 最佳狀態:是指瞭解並能夠自在的表達自己真實想法、感受、價值觀與潛力的一種狀態。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做自己,並保持自信。
最佳狀態的上述這兩句話是來自於TED講師Amy Cuddy的《姿勢決定你是誰》。然而,有趣的是所謂「最佳狀態」的這個時刻它不是永恆的,它是來來去去的,有的時候它會出現,有的時候它卻不見了,就如同我前面所提及的那兩個親身經驗。
例如:面試、求婚、參加競賽、完成一場演講、唱一首好歌、勇敢創業……在你生命中的這些重要時刻,你都必須展現最佳狀態!
要如何才能夠召喚出這個時刻呢?
當然,因為我現在的演講經驗也豐富了,我也學習了召喚這個時刻的方法,而且我每天都必須召喚出這個時刻!比如,我上廣播節目的時候、我上電視的時候、接受訪問的時候、甚至是演講的時候,每當大家看到我,總會如此好奇的說:「鄭雲龍老師,你怎麼能夠表現的如此自在?這麼有自信?」
其實我也有經歷過無法展現最佳時刻的狀態,你想學會怎麼召喚出這個時刻嗎?
文/鄭雲龍
.典傳智慧知識工作有限公司/執行長
.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
.中華華人講師聯盟第十屆理事長
.2014年中國培訓我是好講師大賽,榮獲最高榮譽『中國前30強』頭銜
.受邀演說場次超過3000場
.YouTube頻道3000萬點閱次數
.健康2.0等媒體特邀健康專家
♣ 藉「大眾溝通」提高你的影響力!
歡迎參與學習 ↓
公眾表達實務研習班(三日班):https://swicoach.com/pspe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