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中,重點是要與人交談,要把話說出來,但你知道嗎?說話要說的好,不只是「說」,更重要是說的「巧」,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名言:「不要言多意寡,應該要言寡意多。」也就是說,話說的多不一定能達意,而是要將「傳達訊息」時的用語,盡量精準、精簡並且言之有物。
精準的語言表達注意方向
以下簡要陳述,精準的語言表達須注意的幾個方向:
1. 語言表達的內容:
內涵豐富、主張明確;觀點要經過思考、論點有所憑據,能夠舉出實例有所證明更好。
2.語言表達的語態順序:
有組織、有重點、條理分明、具邏輯性。
3.語言表達的態度:
有同理心能察言觀色,特別要留意自己的情緒度,生氣發怒時絕對不要溝通,好心情才是有效溝通的開始。這一點不僅對外人要注意,對家人更需要留意。
語言溝通附帶指情緒性字眼,溝通只會更糟
我有一位好友與他兒子的溝通就是如此。他兒子拿東西時常不慎打翻,每次當兒子打翻東西時,我的好友都會這樣跟他的兒子說:
「你看,你又打翻了。」
「又打翻了!可以請你用心一點嗎?」
「你為什麼有辦法每次都不小心呢?」……。
有一次我聽到他兒子回覆:「對呀!我就是會打翻。」
好友:「我是在和你溝通,以後要小心一點。」
兒子回覆:「不用溝通!因為,我就是這樣。」
我們在溝通時,常在語言中帶著情緒或是指責而不自知,其實只要有指責性的情緒字眼,溝通就很難進行。
精準的語言表達可以透過練習的
所以,精準表達不僅要留意語言內容、語序,也要注意態度以及是否有情緒或口無遮攔的傾向,學習多傾聽、控制發言的數量,就能逐步累積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力了。
文/林惠蘭 教練
.SWI典傳智慧知識工作有限公司 / 教育長
.國際教練總會(ICF)認證專業教練
從畏懼開口到結構分明、邏輯清晰的表達